巴西豬肉生產和出口商協會(ABISPECS)在7日發布的報告稱,巴西豬肉出口增長高于其他主要出口國的增速,在過去10年里,巴西豬肉出口量在世界上的份額已從4%提高到11%。報告稱,全球每年生產豬肉1.15億噸,其中中國產量占一半,歐盟和美國合計占三分之一,巴西排名第四,產量占全球3%。 全球年豬肉貿易量約為540萬噸,貿易額約119億美元,日本、俄羅斯、墨西哥、韓國和香港是主要進口國,美國、歐盟、加拿大、巴西和中國五大出口國占全球出口量的96%。 我國是肉類進口大國,進口的肉類產品種類主要有豬肉、牛羊肉和禽肉,每年進口肉類貨值約占我國進口食品農產品總值的5%。隨著我國肉類產品進口口岸的逐步開放,以及在國際肉價低位優勢、雙邊自由貿易政策、國內生肉市場供應緊張等因素的影響下,2016年進口肉量大幅度增加,全年進口450萬噸,同比增長68.7%,2010年至2016年肉品進口總量年均增速為19.7%。 檢驗檢疫部門為保障進口肉類產品質量安全,防止肉類疫情傳入我國,嚴防“僵尸肉”等問題肉流入市場,保護農牧業生產安全和人類健康,對進口肉類實施嚴格的審批準入制度和合格評定準入制度。 首先關于進口資質,即國內的收貨人需要國家檢驗檢疫部門申請相關收貨人資質,獲取資格后方可準許進口凍品凍肉;另外,發貨人即國外廠家也需要在華備案,比如巴西凍肉進口,相關巴西廠家需要在華注冊,這個也是進口所有凍肉凍品的先決條件。 其次,進口凍肉及相關凍品,報關流程也非常復雜,首先要申請進口許可證即7證,有了許可證才可以報檢報關,按進口流程還需要中文標簽備案、冷凍倉庫備案,抽樣檢測合格頒發衛生證書,才可以提取貨物銷售。